公众号文章采集
发布时间:2024-12-25 阅读: 208
爱情最好的模样,应该是想到你的时候,内心踏实又温暖;为了你努力地奔跑,做成很多原以为做不到的事;和你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,每天都比昨天更好一点。
——人民日报【夜读】
偶尔我会和朋友们聊些关于爱情的话题,我会劝朋友试着接触别人,合适的话就在一起。
朋友和她对象之间发生矛盾,我会开始平复她的情绪,因为我觉得他俩还是蛮合适的,应该一直在一起。
虽然我的主张一向是劝和不劝分,但还是希望她能为自己做决定,我无权干涉。
总有些时候,我会不相信爱情,尤其最近看了影视剧《唐朝诡事录之西行》中李云一角和《张爱玲传》一书中胡兰成的所作所为,我便会觉得有些男人不值得为之付出。
但有些时候我又会相信爱情,毕竟世上也存在幸福的婚姻。我时常看到花甲之年的老夫妻携手漫步在街头,依然能感觉到彼此很恩爱。

关于爱情这门学问,我一直在学习的路上。
最近,我在看艾跃进教授讲解的《恋爱之道》。
作为一位深受学生和社会各界喜爱的学者,艾跃进教授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、幽默风趣的讲解风格,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,赢得了广泛的赞誉。
01 你爱他什么
艾跃进教授强调,在确定恋爱关系之前,每个人都应该问自己:“我究竟爱他什么?”
这个问题看似简单,实则触及了恋爱关系的核心,找对象其实就是找自己。
真正的爱情不应仅仅基于动物性的吸引,而应建立在相互理解、尊重和欣赏的基础上。
只有当你明确了自己爱对方的哪些方面,才能在未来的日子里,无论遇到何种困难,都能坚守初心、共同前行。
02 你了解他多少
了解对方是恋爱关系中的重要一环。
艾教授指出,有共同的志趣和价值观是两个人能否长久走下去的关键。
找对象不仅仅是找一个伴侣,更是找一个能够与自己共同成长、相互扶持的灵魂伴侣。
因此,在恋爱初期,双方都应努力去了解对方的性格、兴趣、家庭背景等方面,以便更好地适应彼此,共同构建美好的未来。

03 选择什么样的人
艾跃进教授在视频《恋爱之道》中提出了选择伴侣的六条标准,这些标准既是对个人品质的考量,也是对双方未来生活和谐度的预判。
人品高尚
人品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值得托付终身的首要标准。
一个品德高尚的人,能够给予伴侣足够的尊重、关爱和支持,共同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。
学识相当
学识相当不仅意味着双方有共同语言,更能在精神层面相互理解和支持。
认知水平相差太多的人两个人很难有共同语言,也不会长久生活下去。
长相端庄
虽然外貌不是决定性因素,但一个端庄的仪态和得体的举止往往能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。
更重要的是,内在的美往往能通过外在的表现得到彰显。
家教相当
家庭教育背景和生活环境的相似性有助于减少双方在生活习惯、消费观念等方面的差异。
但婚后都需要互相磨合,和谐就能白头偕老,不和谐就得离婚。
性格相符
性格相近或相补的伴侣更容易在相处中找到默契和平衡。
他们能在相互理解和包容中共同成长,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。
气味相投
虽然这一标准听起来有些玄妙,但科学研究已经证实,人的汗腺散发的气味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彼此的亲近感。
这种天然的吸引力或许正是缘分的一种体现。
艾教授表示,人不能十全十美,能够满足三条的人就已经很好了。
这六条也只是参考,而不是绝对的指标。
他引用了列宁说的一段话:
“马克思主义者不是算命先生,不可能开出一副包治百病的药方。我们的理论仅仅是行动的指南,而不是需要背的僵死教条。”

当然,恋爱和婚姻都是选择题,婚姻是一场豪赌,你很难知道一个躯壳下伪装着什么样的灵魂。
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条热搜:
有个网友曾说过:
“我问妈妈,不结婚可以吗?”
妈妈说:“如果外面烟花四起,街坊邻居饭味溢出,大街上一家人手牵手出行,你能忍住不哭就可以。”
原以为大家都会感叹单身以后的孤独和晚年的凄凉,从而渴望婚姻,更希望有另一半、有孩子,却不曾想评论区点赞最高的回答竟是这样的:
“那个一千块的烟花没由来地戳中心怀,想买却有人说你不懂节约,刚下班回到家鞋子还没换好,却有人跟你说快点做饭,孩子都饿了,好不容易周末了,可以安安静静看本小说,却有人说周末天好要带孩子一起出去玩,如果婚后生活是这样你能忍住不哭吗?”
人生这道选择题,好像不管怎么选都会有遗憾。
所以结不结婚自己想明白就好,想结婚的祝你早日得遇良人嫁给爱情,而不想结婚的话,也没关系的,就先过好自己的人生。
祝你早安午安晚安!
更多美文
人民日报夜读丨“这世间的缘分,是互相吸引而来。只不过,有人很幸运,很快就找到了对方,有些人却需要多花费一些时间。”
《独孤羊放妻春条书》丨字字不提爱,句句都是爱
“情书天花板”丨朱生豪《醒来觉得甚是爱你》